「所有的文學作品,是讓我們藉由閱讀進入別人的生命經驗、讓我們對這個世界,能有更多的溫柔和理解。」
而影視作品同樣也是如此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,文學/影視作品,就是讓我們站在這個立基點上,強迫面對與自己相悖的價值觀和生命經驗。
而一個好的作品,則讓我們在面對之後、能夠有所觸動與反思。
對我來說與惡就是這樣一部作品。
但我還是有不喜歡的地方。
首先是運鏡上對我來說有很多不必要的多重鏡頭,特別是在辦公室場景之中被大量使用。
手持鏡頭的晃動感雖然很符合寫實和不安的基調,但我覺得實在沒必要所有的畫面都這樣呈現、尤其是在人物劇情都蠻平和的靜態場景中。
但我對攝影沒研究、搞不好這些有什麼特殊意義,只是對我來說偶爾會有點出戲而已。
還有前六集的力度跟飽滿度明顯優於後四集,例如喬平突然懷孕這條故事線,對我而言有一點多餘。
當然整部還是都很好看,但我很期待能看到像《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》那樣從頭張力到尾的劇。
當然其它優點也是族繁不及備載。
我認為這部劇有趣在於,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在乎的議題:
媒體亂象、網路酸民、無差別殺人、精神疾病、死刑存廢、醫病關係、創傷處理、家庭照護……。
但並不會因此有主題不明的凌亂,
因為無論是哪一個議題,最後都會回到我們與惡/愛的距離上,也都扣緊了”理解”這一個中心主題。
片名取的很好,幸好沒用原定的火線交錯。
溫柔和理解並不是鄉愿,而是跨出舒適的圈圈,去對話、去理解跟你不一樣的人,那些被視為不潔的、有病的、作惡多端的、曾經的普通人。
這樣下一次當你墜落的時候,你也才有被理解、被接住的機會。而我們離墜落的邊緣,其實並沒有很遙遠。
憂鬱症、躁鬱症、精神分裂、其它心理疾病、反社會人格、過失殺人、偷拍、自殺、家暴、強暴、酒駕、打架、吸毒、失業、無家可歸……
這些是我從小到大,身邊的親人、愛人和朋友做過、發生過的事情。
每個事件都能輕易被貼上一個標籤,標註犯罪者、噁 心 的 精 神 病、不正常,指指點點然後流放他們。
而流放他們之後,我們也將一無所有。
我們與不正常的距離,其實只有一線之隔。
也許現在我稍微幸運了一點,但當我的親人、朋友或是我自己需要被拉一把的時候,我希望我們存在在一個友善而溫柔的社會。
所有的社會議題(與其相關作品)最終目標都是一樣的:
「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鰥寡孤獨疾者皆有所養。」
留言列表